一文看懂溴素产业结构变化!
溴素拥有广阔的下游应用,是中国化工生产甚至是整个工业生产的关键原材料之一。平头哥认为,因为溴素特殊的资源属性,谁掌控了溴素资源,谁就掌握了溴素产业链,在溴素阻燃剂、中间体及橡胶领域中尤其如此。因此,溴素产业链相关企业高度关注溴素市场的波动情况。
本文,平头哥给大家介绍溴素产业链的基本情况,通过了解溴素市场情况,预判其发展趋势。
根据平头哥调查,溴素主要来自卤水、海水、硫磺、硫酸、盐酸、液氯生产或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,经过提纯、净化等工序生产。目前溴素来源占比最大的,是卤水或海水提溴。
根据百度百科,溴素是常温下的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,化学式为Br2,呈深红棕色液体,有刺激性气味,被列为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管控。主要用作制取溴化物,作普通分析试剂、氧化剂、乙烯和重碳氢化合物的吸收剂及有机合成的溴化剂。
根据溴素行业的下游默认分类方法,溴素下游可以主要作为溴系阻燃剂的生产,其溴系阻燃剂被广泛应用在家具、家电、房地产等行业中。另外,还可以作为医药、农药及燃料的中间体使用,如特殊燃料的应用中,广泛应用溴素作为重要染体。溴素还可以作为卤化橡胶的重要生产原料,被应用在无内胎轮胎、医药用橡胶制品等。另外,溴素很少量被应用在水处理剂、杀菌剂,利用溴素生产的杀菌剂如布罗波尔等,被应用在医药行业中。
图1 溴素产业链流程图
根据平头哥统计到的数据,截至2021年底,中国溴素下游60%用于生产溴系阻燃剂,其中代表的溴系阻燃剂有四溴双酚A、十溴二苯乙烷、溴化聚苯乙烯、溴代三嗪、甲基八溴醚等。
不完全预估,溴系阻燃剂的相关产品不下20种,有一些特殊的溴系阻燃剂品种,因其应用范围较窄,并且体量较小,所以导致行业关注度不高。但是,部分小体量的溴系阻燃剂品种,也被指定应用在特定场合中。
另外,溴素还有20%的体量,被应用在医药和农药中间体中,如TMP/TMB/、溴化钠、氟哌酸、溴乙烷、溴氰菊酯、二溴磷等。溴素在医药和农药中间体生产中,下游品种不下50种,应用范围十分广泛。
图2 溴素下游消费结构占比
截至2021年底,中国溴素生产能力超过15万吨/年,产量在7-8万吨,进口了6-7万吨,基本无出口,所以中国溴素的消费规模在14-15万吨。根据过去几年的生产规模走势来看,中国溴素的进口量在逐年提升,而产量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,主要是基于中国溴素市场竞争恶化,以及下游产品的低端化造成的。
根据平头哥调查,目前中国溴素生产企业有超过20家,其中山东海王化工是中国溴素最大的生产企业,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,其次是山东海化集团,溴素年生产能力超过8000吨。在溴素生产企业中,生产能力超过5000吨的企业有10家以上,企业企业生产能力均在5000吨以内。可见,中国溴素生产企业产能集中度不高,生产企业市场竞争相对充分。
对于未来来说,2021年中国溴素行业整体开工率仅有50%左右,开工率不高,产业整体运行欠佳。但是,未来仍有溴素新增装置,并且几个龙头企业仍有进一步扩能的计划。所以,预计未来中国溴素产业生产能力存在继续增长的可能,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产业的低迷氛围。
平头哥认为,对于溴素产业来说,下游企业分布分散,无明显规模化企业,溴素企业的销售成本相较其他化工品偏高,这也是溴素产业的特点之一。而目前来看,只有实现产业链一体化的企业,如下游拓展至溴素阻燃剂生产的企业,或拓展至医药或农药中间体生产的企业,以及依托下游配套的溴素生产型企业,存在一定的竞争力。并且平头哥认为,未来溴素产业自身竞争环境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,拓展海外市场,依靠出口拉动,有可能成为溴素产业未来的转变方向。